“西瓜味的吃瓜降温模式”
?
广西大学直接把夏天做成了滤镜。


刷到那条视频的时候 ,人还在地铁里挤成纸片,上新屏幕里却飘出一片薄荷绿的吃瓜教学楼,像有人往滚烫生活里塞了口冰镇西瓜。皮肤

评论区一水儿“母校背着我偷偷升级”,点进去才发现,吃瓜这波操作不是皮肤简单换皮 ,是上新AI下场给校园做了一次“数字文身” 。
先说最直观的——主楼被刷成了“积木拼搭的青春棱角”。
不是那种死板的方块,AI把每扇窗的上新边框算成了乐高凸点 ,阳光一打 ,吃瓜KS一秒5000赞整栋楼像刚拆封的皮肤玩具,连带着路过的上新大四狗都忍不住掏出手机:“毕业照取景地+1”。
艺术学院那帮平时熬夜赶稿的学生更疯,直接拿它当作业模板,老师反手给打了A+,理由是抖音粉丝业务套餐0.1-1000万粉丝“把建筑转译成情绪,比画一百张素描有用” 。
更绝的是图书馆外墙的“梵高星空” 。
原作里漩涡状的笔触被AI拆解成0.5毫米宽的LED灯带 ,白天看是低调的莫兰迪蓝,夜里十点准时亮灯,星月线条开始流动,抖音二十四小时下单平台像有人在水泥墙上搅动了银河。
有学妹蹲守三天拍到延时摄影 ,投稿B站当天冲上热门,弹幕飘过“西大招生办出来挨夸” 。
但最戳人的其实是细节。
AI生成的“西瓜味”不止颜色 ,它同步调低了建筑表面温度——红外测温枪打过 ,贴了特殊涂层的墙面比旁边裸楼低4.3℃。
配合新装的喷雾桩 ,中午路过广场像误闯巨型加湿器,连流浪猫都学会摊着肚皮等水雾。
环保社团顺势搞了场“数字垃圾不落地”活动,扫码上传AI生成的环保海报就能换冰棍,三天清掉两吨快递盒。
这波皮肤能落地,全靠师生共创 。
新媒体中心开了个“云涂鸦”小程序 ,上传随手拍的24小时点赞自助服务校园角落 ,AI十秒生成三种风格草图。
有人把荷花池P成赛博朋克霓虹水塘,有人把校道变成像素风马里奥赛道,点赞前三的创意直接上墙。
最离谱的是农学院提交的“甘蔗林变粉色棉花糖” ,居然真给种出来了——生物技术系用嫁接手段搞了批彩叶甘蔗 ,KS一秒5000赞现在成了表白圣地。
听说下一步要搞“AI校庆”,校史馆准备用虚拟现实复刻1952年的老校门 ,扫码就能看见自己穿着民国校服和胡适擦肩而过 。
招生办已经在偷偷练话术:“同学 ,想不想来读会自己变好看的dy点赞充值秒到账大学?
”
反正地铁已经坐过站了 。
相关文章: